
Howard Chang
POINTS TOTAL
- 0 TODAY
- 0 THIS WEEK
- 191 TOTAL
participant impact
-
UP TO12meatless or vegan mealsconsumed
Howard's actions
Food
Reduce Animal Products
#4 Plant-Rich Diet
I will enjoy 1 meatless or vegan meal(s) each day of the challenge.
Participant Feed
-
Howard Chang 4/24/2018 8:50 PM李銘煌—從冰品的門外漢到年銷百萬支冰棒:堅持共好,才走得遠
文:劉致昕/圖:春一枝官網
假日的市集裡人來人往,年輕人帶著文創商品說故事,貴婦們在各小農攤位試吃,一對年近半百的夫妻身影站在冰櫃前,叫賣著枝仔冰。
一枝三十元,是超商裡的快兩倍,有人好奇上前買了一枝,「麥驚啦!吃看看啊,不好吃退錢,啊你不可以全部吃完再退喔!」老闆擠出親切的微笑替客人打開包裝。
那是七年前的春一枝創辦人李銘煌夫婦,讀高中的兩個兒子陪在一旁。「認識的看到都嚇一跳,來問我說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怎麼落魄這樣拋頭露面的在賣枝仔冰?」李銘煌回憶。
(春一枝創辦人李銘煌)
現在的春一枝從夜市、誠品到博物館都看得到,講到台灣本土、天然食材不能少了它,名聲早已傳到香港、中國、日、韓,2014年賣出了超過百萬枝的水果冰棒,「是裡面有籽的那一家嗎?」吃過的人,很難忘記它。
但很少人知道的是,這支冰棒的背後是一場耗資兩千萬的實驗。
卸下春一枝創辦人的身份,李銘煌是台灣塑膠大廠的老闆,二十餘年的商場叱吒為他帶來了兩處臺北房產、四台車,平常玩重機、打高爾夫、跑東部,商場的成功讓他懂得、也能夠享受人生。
是什麼把他跟冰箱一起帶進市集?「一支三十這樣賣,還要給人家嫌哎,」李銘煌笑笑的回憶苦情。
答案是台東的鄰居。在鹿野,過去十年茶業因為進口茶搶市而衰退,失業問題嚴重,改種水果的,也總得面對至少五%熟成水果運不出產地的宿命。浪費的心血,貧窮、隔代教養、輟學、失業,十幾年來把台東當作第二故鄉的李銘煌,心裡實在不忍。
「我想說你的水果賣不出去,你沒工作,那我們把它加工一下總能做些什麼有價值的吧?」李銘煌說,把水果肉冰成冰棒的點子大家都覺得不錯,誰知道一個單純的想法會花了李銘煌前兩年近兩千萬的資本,是本來預設數字的四十倍。
李銘煌即使在塑膠業是個專家,但面對冰棒他就是個門外漢。水果冰棒的製程,從用人工將水果打碎開始,攪拌、注料、插棒、拔冰、封裝,七成的工序都是人工。如果跟冰淇淋相比,水果冰棒的流程是它的三倍、所需設備是四倍,但春一枝一支冰棒的售價,卻是一盒高檔冰淇淋的四分之一。這一些,塑膠產業出身的李銘煌都不知道。
七年過去,從準備收掉到現在年產百萬支,李銘煌靠的是對「共好」的堅持。
他對農人好,盡可能提高水果的消耗量。
春一枝冰棒含有果肉的比例是其他品牌的四到五倍,「別人一支有兩個黑點就叫百香果,我們整支都是點啦!」李銘煌說,春一枝不加人工添加物,成分只有水、砂糖、水果,於是香氣跟口味全都仰賴果肉的品質跟含量。
所使用的水果,本來都走不進市場。這些在欉紅的水果在送到通路前就會爛掉,農人只能將它們轉送或是丟棄。「你知道天氣熱的時候,果農就是眼睜睜看著釋迦熟透然後運不走,那一顆顆照顧得多好啊,」李銘煌嘆道,「整車打一打就丟進田裡當肥了!」
要處理這些離不開產地的水果,第一需要夠大的冰庫,才能應付二十幾個合作農民熟成的水果以及做成的冰棒,七年來春一枝已經擴張六次冷藏設備。第二關,以釋迦為例,幾百顆熟的釋迦要怎麼載?李銘煌砸下重本,以載送雞蛋的方式一層一層呵護,每次都要派發財車載著二三十層籃子去收。第三,李銘煌堅持用每日盤商喊出的公定價收購這些「走不進市場」的水果,讓它們從丟進田裡的肥料變成行情價。
共好的堅持,也用在經銷商上。
在塑膠產業,李銘煌的客人、上下游衛星廠都是超過二十年的夥伴,以兄弟互稱。「互相照顧、信任,不然產品組裝出去,出了問題,大家都完蛋啊,」金融海嘯時他主動調整價格,只為了確保上下游的品質,同樣的道理,他也堅持在春一枝的冰棒當中。
每次收到大筆訂單,李銘煌的第一反應都是轉單給全台八十餘個經銷點。去年春一枝收到全國大型通路商的合作邀請,有機會將通路數量一次擴張成現有的六倍以上,李銘煌卻拒絕了。「我只能先在沒有其他經銷的點試賣,不能傷到他們。」他說。
自己接訂單利潤高出許多;跟大型通路合作,提高營業額。這些為什麼不做?「他們都是兄弟,從零到有一路拼上來的,他們不好,春一枝怎麼可能好?」
從外人的眼睛來看,春一枝的現行模式幾乎是把鈔票從手中趕了出去。李銘煌可以把產線外包、撤掉工廠,成本立馬少了一半、也沒有不斷折舊的固定資產。而水果可以不限定熟成的在地水果,他也可以棄手工、改自動,定價上更可以提高售價,銷量就算減半了「我的總獲利可能還是一樣,」李銘煌說,「但用的水果就會變少,」
這些計算他都知道,但他還是把利益從手中推開。
為了果農、通路的利益找自己麻煩,一般人實在看不懂。 「要大家都好,才好的久,」李銘煌為我倒了茶,說出他心底的信念,「如果一切從數字考量,就沒了品質,沒了品質就沒了幸福啊。」
堅持共好,代價是兩年的連續虧損跟家庭失和,「我老婆都問我為什麼需要過這種生活?」
前兩年,年近半百的李銘煌從零開始學,到市集擺攤、到果園看水果,用賓士車載著冰棒推廣,「生活節奏都亂了,我就等一個藉口,讓我收掉,」兩年過去,砸了兩千萬的李銘煌盼不到損益兩平。
「我也沒別的選擇了,我把最大的成本放在食材裡,寧願包裝是簡單的,但東西你吃到會再回來,不是用包裝去騙你,」產品力一直是李銘煌在塑膠業的競爭力,共好,尤其是對消費者好,是他最終的堅持。
「如果市場真的不給我立足之地,就認了,」話說得乾脆,但李銘煌隨即又念起台東朋友沒工作、有孩子、房子二次貸款等。他拿起桌上的茶壺,一邊為我斟茶一邊沈思,我不敢搭話,他彷彿回到當時最後一搏的緊張。
一個商場成功的灰髮父親,放著工廠老闆的位置不做到市場賣枝仔冰,對台北的朋友、對台東的鄰居打了包票說翻身的機會就要來了,但帳面卻一直是紅的,李銘煌實在沒辦法,對不住老婆跟員工,終於跟大家說是時候面對現實了,第三年還是無法單月打平就收掉吧。
還好,第三年主婦聯盟的長期訂單找上了門。
接著食安風暴、本土當道配上台東熱,春一枝的共好堅持終於讓產品說了話,銷售數字攀升,最高峰時台東的工廠聘起了十五個工人,「薪水比台北的還高!」李銘煌笑說。
如今,春一枝已經進入第七年,李銘煌兩個孩子退伍後要加入春一枝的行列,「我跟他們說,真的,把別人的利益考慮進來之後,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我以前不知道,我現在告訴你。」李銘煌道出十幾年來台東教他的事,並用身教傳給了兒子。
「春一枝沒有因為把利益分給大家而倒下,是得到大家更多的幫忙而站起來,」他開心的喝下台東來的洛神花茶。
「共好,可以走得更遠。你會覺得在那裡(共好的系統裡)很溫暖,很喜歡那一塊土地。」一個從台東鹿野長出的新幸福企業,用「共好」開出了一條長路,堅持的台灣企業家做出了一枝藏著大叔夢想的冰棒,一枝實實在在的冰棒。
跟李大哥的訪談不小心就到了三個小時,還有更多的故事,李銘煌都將在3/22社企流三週年論壇中分享,如何用共好創造幸福、打造百萬支冰棒?二十年商場經驗萃出的共好哲學準備好了,一起來現場跟李大哥討教吧!按此進報名網址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或分享
-
Howard Chang 4/24/2018 8:46 PM-
Howard Chang 4/24/2018 8:46 PM
-
-
Howard Chang 4/24/2018 8:40 PMfoodwaste = money waste
-
Howard Chang 4/24/2018 8:31 PMThis restaurant leaves free food box for homeless at night, Social media can't stop gushing
Pic courtesy: Facebook/@BosubodybarA Manchester-based restaurant, of late, has been showered praises on social media for leaving behind food at night for the city's homeless.
'Bosu Body Bar', a health food restaurant in the United Kingdom came up with a noble initiative of feeding the needy.
The eating-joint leaves behind free food boxes outside its entrance and these boxes can last up to 72 hours.
As most other restaurants throw away the leftovers, Bosu decided to utilize those in a generous way.
The initiative gained popularity after the restaurant shared pictures of the food boxes on their Facebook wall.
They captioned it as, "THE BOSU PROJECT When we close the doors for the day, we promise to leave bags outside full of tasty food. If you see anyone on the streets of Manchester or Didsbury who look hungry, let them know where they can find a meal in a bag."
The Bosu posted the second picture with a heart-melting brief note saying, "No one should feel cold and lonely this winter, no one should feel hungry. That's why we are launching this project as the Winter days approach. If you would like to join us on our Mission, here's a simple way you can."
"Fill a small bag with some comforts, maybe a hat, a scarf, a pair of old socks or a jumper you no longer need. Drop it off to us at either of our stores in Manchester or Didsbury and we will fill it with Bosu food. We will donate all the bags to local charities across Manchester who can help distribute them throughout the night. Please do let us know if you are a local charity that can help with these collections. Fill a bag with love, fill a bag with hope", the note further added.MeasureMeasure -
Howard Chang 4/24/2018 8:29 PM從零勝到零剩:雷恩的剩食理念
MARK HUANG, 2017-04-04自從《中華一番》開始搞起 24 小時不間斷直播,例如「所以我說那個醬汁呢」等各種名言不斷出現,角色也不斷重新附加各種屬性和萌點。但是令人傷心的是,七星刀雷恩這角色就被觀眾們不斷汙名化。談起雷恩,大家想到的總是 「零勝」、 「解說役」、「拖油瓶」、「只會生魚片」、「打架王」、「摩艾像」等概念。隨著聊天室的渲染、眾鄉民的吐槽逐漸深化。
換個角度從故事情節來看,由於雷恩在動畫中有各種顏藝、長大跟小時候反差過大、跟解師傅搞基(各位腐女們有興趣可以看王福的《鋼之形》)、太愛講旁白的關係,常成為各種惡搞對象。用雷恩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非常謝謝你的自婊。
也因為上述各理由,要為他辯護實在很難。但這篇文章就是要力排眾議,進而論證一件事:雷恩其實是一個非常具備環保及永續理念的廚師。綜觀《中華一番》整部作品,對「剩食議題(food waste)」最有意識、惜物、並這些理念貫徹到底的,就只雷恩了。如果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食物教育、需要什麼樣的廚師,請大家跟我一起大聲說:我支持發揮各素材優點、零浪費、珍惜生命的「零剩恩」。
想論證這點其實並不困難,他自己在漫畫就有提過「充分運用所有素材,本來就是我的主義」。換句話說,雷恩其實在烹調前就已經針對素材本身的特性去思考料理的呈現方式了;在他眼中沒有不能用的食材,只有不願意花心思去構思的廚師。讓我們暫且撇開料理的勝敗,檢視雷恩每道料理背後的理念、招式,便能發現雷恩對於食物的珍惜是全方位的,更是一位偉大的環境廚師,以下一一剖析。
■ 不浪費食物的招式
我們知道,每一盤菜餚從農場到餐桌,其實整條供應鏈的過程便不斷挑選不良品、加工、包裝等,這些不但消耗食材原先可以提供的熱量,也不斷地造成浪費。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指出,全世界每年生產的食物有三分之一、約 13 億噸的食物會被浪費掉。其中唯一看透真相並反對浪費的是外表看似粗獷內心卻很玻璃的雷恩(17歲)。根據小當家的說法,猛牛青龍斬「可以不流一滴血,不掉一滴汁的將一頭巨牛瞬間肢解」,這屠宰手法本身既環保又有效率。這哪門子是黑暗料理界招式?
如果我們仔細看劇情,在神前刀工對決時,雷恩所做的的四道鯛魚料理則是展現了他對自己哲學的堅持與實踐:「新奇生魚片」是以背鰭周邊腹筋、尾鰭所做成的生魚片、「什錦蔬菜紅燒下巴」、「特製清蒸下巴」這兩道則是處理了魚頭的部分、「生魚薄片」雖然沒有說明是魚的哪個部位,但應該是用魚身製成,另外還搭配鯛魚高湯做涮涮鍋…發現了嗎?
雷恩把整隻魚都用完了,連魚骨都拿來熬湯、沒有浪費任何一個部位。烈冰鮮鯛山則是連冰菜刀都可以拿來當料理擺盤,只能說雷恩真的很省(雖然菜刀碎冰掉到地上還撿起來用這點有點髒就是了),這種對於食物的珍惜,所有的食材都被應用到料理之中,這就是減少剩食的最佳途徑了。
相比雷恩的料理,小當家的料理則鋪張浪費許多。雖號稱「真鯛大陸圖」(參考下圖),東北、內蒙這些區塊用菜敷衍了事。對於魚肉的使用也非常沒效率,魚頭、腹筋、魚尾則是完全捨棄不用當裝飾,除了解整體畫面壯觀、結合地方菜烹調法之外,這道菜其實沒有可取之處,也沒有發揮素材特性。
明明是比鯛魚,卻讓放蟹黃的贏、比刀工卻讓做碎肉的贏、比延長賽最後才有創意的人贏,這根本就是主角威能,這根本就是現代遊戲只重畫面沒有內涵的例證,雷恩實在是輸得冤枉,平淡的創意敗給了華麗的裝飾表演來掩飾,小當家才應該感到慚愧吧。
如果說這五道鯛魚料理展現了雷恩對素材的理解及運用,那麼接下來在樓麟艦上做的「炸蟹斗」這道料理更是展現了他挑選素材與眾不同的眼光。一言以蔽之,他連「一般大眾不會看上的格外品」都能用得很好。
雷恩刻意挑選了顏色不佳、體型較小的螃蟹來製作蟹斗,但脫殼蟹本身蟹殼軟、尺寸小,油炸後可連殼一塊吃下。一般人大概都會像向恩一樣,直接選擇大隻、色澤鮮艷的螃蟹吧?但雷恩這套理念厲害的地方在於:他不但從供應鏈、廚房到餐桌,一路走來都是採取最少剩餘的路線,而且翻轉了一般大眾對於「挑選最佳食材」的既定印象。
誠如大家所知,現代飲食從原料時材生產地到餐桌的過程中,為了符合市場機制早就把 B 級品(顏色不好、形狀不佳的、不符大眾期待的食材)全部排除為「格外品」,造成大量食物浪費。這些只不過外型不夠好看或有些小瑕疵,但依舊可以食用的材料就這樣被丟棄,背後反映的是大眾對於「好食材」的想像太過單一,進而造成市場機制的惡性循環,也讓許多商人在加工食材過程刻意染色、漂白或加入化學藥劑以討好消費者,捨本逐末的結果還是反映在台灣的各種食安問題上。
幸虧最近在台灣也出現像格外農品、醜蔬果大翻身之類的網站,讓格外品得以重見天日。這些我們近來才重視的理念、飲食倫理等,其實早在 1998 年就被雷恩徹底實踐了,蟹斗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舉凡他叫阿 Q 用碎魚翅做料理、把整隻墨魚切給評審吃、到把蟹腳肉全部摳光這幾點來看,雷恩簡直是現代剩食理念的活教材,完全不浪費食物,說有多摳就有多摳。
最後,別忘了漫畫裡雷恩還有這麼一道「扒羊肝」。與早期美國南方黑人的靈魂食物 (soul food)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不受主流飲食愛戴的內臟、脊髓、 腱子、腸、腦等等,奠定了雷恩寶貴的一勝,也再次說明了他對邊緣食材的關注。
有趣的是,「靈魂食物」的發展乃是早期美國社會脈絡下白人對黑人的歧視與壓迫,由於黑人無法吃到肉的部分,而只好取用奴隸主不吃的內臟(直到今天,西方普遍白人依舊抗拒內藏食物,例如他們吃牛肉牛排,但對於牛雜就無法接受)。烹調過程之所以採取燉煮的方式,近代史學家推論是由於黑人在農園的工時過長,沒有時間做調整火候、翻炒等繁雜順序,於是便將食物全丟入鍋子裡一起煮。儘管雷恩面對的狀況與黑奴大不相同,作者小川卻讓這些元素(燉煮、環境受限、使用非主流食材)在雷恩製作這道「扒羊肝」時嶄露無遺,並且透過料理對決的方式展現,非常精彩。
觀察雷恩的料理,我們發現他不但是個廚師,對食物的使用、生命的意義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思。他的料理中都帶有知行合一、敬天愛物的理念。台灣的食育教育真的不能等,如果你支持七喜廚房用剩食來做菜,為何你不能支持零剩恩?如果你看過天下雜誌的企劃影片《台灣剩食之旅:舌尖上的浪費》或是社企流的《剩食三部曲》並反對這樣的浪費,為何你不能支持零剩恩?如果你知道國外已有許多 app 及網站針對剩食發起共享、共食等反浪費理念,為何你不能支持零剩恩?
在這個「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全球化年代,愛惜食物已經不光光是一個道德選擇,更是讓世界上人人有功練、人人有飯吃,使糧食供需平衡進而達成公平正義的必備理念。如果你覺得剩食、永續發展這些理念離你很遠時,那你不妨想想雷恩-那個雖然零勝,卻也零剩的雷恩。
雷恩才是中華一番中值得學習的對象阿!
http://www.u-acg.com/archives/13423?utm_source=pnn&utm_medium=pnn_banner&utm_campaign=pnn -
Howard Chang 4/24/2018 8:25 PM -
Howard Chang 4/19/2018 9:47 PM -
Howard Chang 4/17/2018 9:37 PM-
Howard Chang 4/17/2018 9:39 PM
-
-
Howard Chang 4/12/2018 4:01 AM -
Howard Chang 4/08/2018 6:27 PM